close

  □華西搜尋行銷都市報特約評論員熊志
  一方面是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,另一方面是醫保基金“錢多到花不出去”,醫保基金的管理正面臨效率難題。近日舉行的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第網站優化十六次年會上,有官員指出,到2012年底,全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結餘7644億元。自1999年至今,除2010年外,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結餘率都在20%以上。(12月2日《經濟參考報》)
  實際上,不僅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存在錢“花不出去當鋪”的怪現狀,現行各地的新農合醫療保險,也或多或少面臨著同樣的問題。醫療保險參保和使用具備即時性,它從制度設計上,就是以現收現支為基礎的預算管理模式。醫保基金結餘過高,往往意味著籌資水平與報銷比例失衡。
  日益到來的老usb齡化問題,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,醫保基金的支出壓力將因為退休人員的增加而相應提高。因此,從防範風險的角度看,醫保基金的結餘率適當偏高未嘗不可。不過,也要看到,為防範老齡化風險而提高結餘率,絕對不意味著結餘率越高越好,因為結餘率越高,往往意味著醫保的保障水平越低,以低保障水平來換得醫保基金應對風險的穩定性,無異於走入了另一極端。
  理論上,控風險和提待遇的這種平衡性,應當是建立在醫療保險機構和醫院之間的對等博弈基礎之上,但現在,醫保支出很大程度上帶有行政指令式的色彩,而未能與參保者的實際醫療需求無縫對接。總額預付制下,過於謹慎的支出思路層層分解到具體的科室乃至醫生身上,以至於住商醫生在診療時,不得不考慮到醫保機構的整體報銷額度。
  除此之外,結餘率過高,還面臨著被違規挪用的風險,這在以往的報道中時有體現。而使用效率不高,被挪用等等,所有這些弊病都是醫保基金收支管理模式改革所無法迴避的。在這個意義上,醫保制度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  (原標題:醫保基金支出當與實際醫療需求對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n45lneec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